能不忆丰沛风味的窝窝头
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http://pf.39.net/bdfyy/zjdy/171218/5941786.html 文:芦芝居士 图:红艳 窝窝头,为最寻常最普通的传统食品,也是北方劳苦大众的一种主食。听老人讲,解放前,窝窝头是打发叫花子的。因此,窝窝头也变成穷苦的代名词。如有人很穷,但他不说穷,而说是吃窝窝头长大的。 从做窝窝头的食材上可分两种:一种是菜窝窝头,一种是杂合面窝窝头。菜窝窝头则是野菜和面做成,有人称凡是野菜都能做成窝窝头,如马蜂菜窝窝头,扫帚菜窝窝头,红薯叶窝窝头…… 还有两种窝窝头,既不属菜窝窝头,又不属杂合面窝窝头。即榆钱窝窝头和洋槐花窝窝头,这两种窝窝头时令性很强,榆钱三月开,洋槐花五月开。当它们开花时,老百姓便捋下榆钱与洋槐花,做成风味特殊的窝窝头,大人小孩都爱吃。 窝窝头的做法简单易行,菜与杂合面和好后,先捏成一个团,然后翘起大拇指塞进菜团里,其余的手指围绕大拇指搓搓捏捏即成。因为中间有个窝,所以以窝命名之,后人又将“窝”叠用,其名已流传于世。捏好后的窝窝头放在笼里蒸,或贴在铁锅里蒸烤,做熟后便可食用。 丰沛人爱的是豆杂面做成的窝窝头。豆杂面就是红高粱参合着黄豆而磨成的面粉,他们的比例以一半对一半为最佳,红高粱多一些,黄豆少一些为次之。 据营养家所言,纯粹就经济实惠来说,最值得吃的莫过于豆杂面,豆杂面营养极高,富有维他命B多种,比大米白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。就黄豆而言,其蛋白质是猪肉的2倍,是鸡蛋的2、5倍;当中的氨基酸组成跟动物的蛋白质非常相似,也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一个比值。 因此,由豆杂面做成的窝窝头,便有了天然的营养品的美誉。难怪乎丰沛的父老乡亲,在以往的岁月里,经常食用豆杂面窝窝头,个头长得比较高大粗壮,体魄健壮。无怪乎外地人见了丰沛人称之为山东大汉。 另外,丰沛人在做豆杂面窝窝头的时候,生着法儿改变胃口,增加人的食欲感,如油盐窝窝头。油盐窝窝头的做法也比较简单:先将豆杂面团干成薄皮,再泼洒上些许清油、葱花、胡椒粉,卷起来,分成一团一团的便做成了丰沛风味的窝窝头。 蒸熟后的油盐窝窝头清香扑鼻,吃一口则满腹的舒畅,纯而又纯的香味赶走了漫漫岁月的饥寒。 杜甫有诗句云:“百年粗粝腐儒餐”,这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诗人及底层劳苦人的况境。饭桌是社会的一个缩影,其酸甜苦辣均能体现出来。 而今,丰沛人的生活没得说的,按沛县话说,吃饭都是一块面。啥意思?吃饭都是白面条、白发馍,所以称之为“一块面”。想吃窝窝头难呐! 除特殊时期(每年的三五月份),老百姓一高兴便蒸点榆钱窝窝或洋槐花窝窝,来点缀丰富一下生活情趣。有时还送给亲戚朋友,也让他们尝尝鲜。为什么没有窝窝头可吃呢?因为没有人种红高粱了,偶尔在田边地头种几棵秫秫,那是为扎扫帚而种的。 而今,离开养育我的小乡村已半个多世纪了,与少年相处的那人那事却异常分明,尤其庭院里的那棵老槐树依旧立在我的记忆里;云彩那样的洁白,天空那样的蔚蓝,老娘亲贴的豆杂面窝窝头味道还是那么的清香! 回味是有意义的,也是幸福哇! 愚伯的自留地施比受更为有福!
|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anwof.com/ywtz/10317.html
- 上一篇文章: 红之燕燕窝丨98的人都不知道的燕窝炖煮
-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