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qsnbdf/160304/4780737.html
理工男的脑子,想法很多,会想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。例如今天这个话题,一斤成品茶,它需要多少斤茶青才能制作而成?我最初的想法,是想进一步了解茶叶的价格构成,后来慢慢觉得可以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各位茶友分享。所幸的是,苗工的各类朋友都有,除去没有制作黄茶的朋友,其他五大类茶的茶农、茶商很多。这个优势可以通过咨询,拿到比较一手的资料。(正山金骏眉的原料——桐木关菜茶)那么,中国六大类茶,共计将近两千多个种类的茶,为什么有的茶,一斤成茶需要的茶青少,而有些茶,一斤成茶需要的茶青多呢?以下分析,完全根据个人对于制茶工艺以及相关茶知识的理解所得出的结论,并不一定对,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,各位大神能够不吝指导一二,苗工十分感谢。我认为,茶青和成品茶的比例问题,还是要从制茶工艺的角度出发,分析原因。六大类的茶,主要制作工艺如下:绿茶:摊放——杀青——揉捻(做形)——干燥白茶:萎凋——干燥黄茶:杀青——闷黄——干燥青茶(乌龙茶):萎凋——做青——炒青——揉捻(包揉)——烘焙红茶:萎凋——揉捻(揉切)——发酵——干燥黑茶:摊放——杀青——揉捻——渥堆——干燥(金骏眉的原料)乌龙茶的出茶比例约为8:1~10:1,而其他五大类茶的出茶比例基本在4:1~5:1之间徘徊。为什么乌龙茶这么独特?那就要从乌龙茶的采摘开始说起,一般乌龙茶的采摘标准是“开面采”——三叶一芽,而且它有拣剔这个步骤。其他类茶并非没有拣剔这个步骤,只是乌龙茶的拣剔,挑出的边角料更多。例如:铁观音的拣剔,新的工艺要求要把所有的茶梗全部剔除,这样以来,会消耗更多的茶青;而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,原料采用一芽三叶,制作出来之后,拣剔的过程会把第三叶剔除,同样,这种拣剔方式,会使得茶青的消耗量加大。(老丛梅占的原料)虽然其他五大类茶叶的制作,原料从芽头到一芽三四叶都会选用,但是在拣剔的过程中,不会像乌龙茶这般,剔除的重量这么多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乌龙茶的出茶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茶类。讨论这个话题的另外一个原因,还能解释另外一个问题。新绿茶的价格问题:例如,同样一种明前绿茶,整个市场的价格假设都是元一斤,而就有人能够卖出元一斤的价格。若是其余所有的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,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茶青的出茶比例不同造成,说白了,就是含水率没达标。正规的茶商出茶比例是4.5:1,而偷工减料的茶商出茶比例是3.5:1,这样就能省出一斤的茶青。那么,这样做出的不合格产品,价格必然比正品要低,看起来价格优势相当突出,不明就里的顾客,很有可能因为贪便宜上当了。(福鼎白茶——白牡丹成品)同样是含水率,不同茶农或者茶厂做出的,也不尽相同。比如,国家的标准线是6%的含水率,那么有的人做出的茶就压着线,有的人做出的茶含水率是3%甚至2%,这样出茶比例又会有所差别。今天是突发奇想了,想聊一聊茶叶方面的这样“冷知识”。有趣的很。苗工,结构设计工程师,对好茶有执念,故通过此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anwof.com/ywtz/10405.html